延安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《延安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 复合种植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延市农发〔2022〕27号
各县(市、区)农业农村局,局属有关单位:
现将《延安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》印发你们,并就贯彻落实工作通知如下。
一、请各县(市、区)尽快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,定模式、定品种、定机具、定责任、定地块,于2022年3月10日前报市农业农村局。
二、请市农技站制定技术培训方案,组建市、县专家技术指导团队,围绕栽培技术、农机作业、品种选用、病虫草害防控、科学施肥等关键环节,深入开展技术培训,春播开始前对参与项目实施的各类主体轮训一遍,确保实施主体尽快掌握、合理运用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。
三、请市农机中心、种子站分别制定农机和种子调配供应方案,摸清适用农机、玉米大豆种子供需底数,确保各项物资在春播前保障到位。
延安市农业农村局
2022年3月1日
(联系人:魏俊,7090358,123256716@163.com)
延安市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
为加快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,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,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《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》,制定本方案。
一、总体要求
(一)基本思路。全面落实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,以稳粮增豆为核心目标,熟化落地不同生态区域种植模式,确保玉米基本不减产、增收一季豆;以良种良机为关键要素,引进推广先进适用机械,保障主推特性品种供应,推进农机农艺融合;以核心示范区引领辐射带动区,逐地块落实包抓技术骨干,提高技术到位率;以规模化集约化为方向,创新政策供给和经营方式,集中人财物力,保证面积落实、技术到位。
(二)工作目标。采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、苹果幼园套种等多种模式,扩种大豆13.2万亩,创建40个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示范区和1个100亩以上的技术集成试验基地。
二、工作任务
按照全省总体部署安排,重点建设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心示范区、辐射带动区和技术集成试验基地。
(一)核心示范区建设。按照全省布局,宝塔区创建1个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核心示范区,其他县(市、区)也要抓建1个不少于200亩的集中连片核心示范区。
(二)辐射带动区建设。市农技站、农机中心、农科所、种子站、植保站、果研中心、土肥站等7个单位抓建0.2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。各县(市、区)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现有农机具装备条件,因地制宜采取单作、复合种植、果园套种等多种方式扩种大豆13万亩,其中子长市0.4万亩、宝塔区1.4万亩、安塞区1.2万亩、吴起县3万亩、志丹县4万亩、延川县1万亩、延长县0.1万亩、甘泉县0.5万亩、富县0.2万亩、洛川县0.6万亩、宜川县0.1万亩、黄陵县0.2万亩、黄龙县0.3万亩。
(三)技术集成试验基地建设。市农科所负责建立一个100亩的大豆复合种植技术试验基地,组织农机、农艺和科研、推广等多方面技术力量,深入开展大豆复合种植技术试验研究,主要围绕品种、带型、密度、机械、草害和病虫害防治、施肥、化控等关键技术环节,集成完善配套技术,细化技术指标,开展对比试验,为提高粮豆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技术支撑。
三、主推模式
(一)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。有滴灌或灌溉条件的地块推广地膜覆盖、机械化作业等集成技术,主推3:2大豆玉米地膜覆盖带状复合种植模式。其他地区示范推广露地或地膜覆盖栽培,主推4:2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。
(二)果园套种大豆高效生产模式。适宜在3年以内的幼龄乔化果园或矮化果园实施。
四、进度安排
(一)宣传动员(2022年2月-3月)。制定印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、技术方案和农机、种子等物资供应方案,落实项目实施任务、地块和主体,利用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培训,提高农民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。
(二)组织实施(2022年4月-9月)。根据播期,市上分区域举办春播现场培训会,各县(市、区)同步在示范区举办现场培训会,全方位提高春播质量。根据墒情适时播种,保证苗齐、苗壮。中期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追肥、除草培土,严防病虫草害。
(三)观摩交流(2022年8月-10月)。根据大豆玉米不同生育期,逐县(市、区)组织现场观摩,交流工作经验,不断完善种植模式和技术参数。
(四)测产总结(2022年9月-10月)。对40个示范区全部进行测产,并在每个县(市、区)确定1-2个辐射带动区进行抽样测产,开展效益比较分析,形成总结报告。
五、保障措施
(一)落实组织领导。市农业农村局成立由局长为组长,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,局产业发展科、局计财科、局科教科及市农技站、农科所、农机中心、种子站、植保站、果研中心、土肥站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办公室设在局产业发展科,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。各县(市、区)成立以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,农业农村局、技术推广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,具体负责行政推动、组织协调、服务保障、技术指导、进展调度、监督检查、考核验收等工作,确保项目顺利实施。
(二)建立工作机制。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“一盘棋”意识,建立分级负责、科技支撑、分工协作、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。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科全面负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工作,配合局计财科分解下达补助资金,制定总体方案,对接落实面积,组织开展督导考核;局科教科组织玉米、大豆专家体系参与技术指导;市农技站、农科所负责提出技术方案,指导核心示范区建设,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工作调度;市果研中心负责指导果园套种大豆高效生产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;市种子站负责制定品种布局意见,调度种子,组织适宜品种引进与筛选;市农机中心负责研究筛选适宜机型,指导企业开展农机改型、保障机械供应、开展作业培训;市植保站负责研究制定病虫草害防治技术方案,指导开展病虫草害防治;市土肥站负责研究制定施肥技术方案,指导开展科学施肥。各县(市、区)参照市级建立工作机制,落实工作责任。要加强管理,规范资金使用,建立补助清册和资金使用台账。加强项目实施情况调度和监督检查,及时解决问题,确保项目质量。
(三)强化技术指导。市上组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指导组,负责制定技术方案、指导技术示范推广、引领技术集成、选派技术骨干等工作,联合示范县系统开展研究试验,加快技术熟化。县级也要成立相应的技术队伍,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和研究工作。要组织广大农技人员深入一线,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培训,及时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,确保各项技术到田入户。
(四)加强宣传引导。各核心区要按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县标牌式样,统一规范项目标牌。要制定宣传培训工作计划,及时组织农村干部、农技人员、大户和村民代表等观摩培训和宣传引导,扩大影响力度和辐射面。同时,充分利用新闻媒体、自媒体、技术挂图、明白纸等多种方式,客观公正、实事求是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的政策措施、先进经验、典型事例和实施成效,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