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石崖革命旧址位于黄陵县城西北约70公里的双龙镇小石崖,系中国工农红军中宜游击队活动遗址。这里地处桥山山脉南部,沟深林密,地势险要,是黄陵县上畛子革命旧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陕甘红军较早的落脚地、小后方。
旧址现开放有八孔石窟,其中游击队员宿舍,由于当时的条件十分艰苦,所以游击队员们的宿舍陈设非常简单,宿舍内仅摆放了一些基本生活用品及武器。他们的武器就是大刀和长矛,石凳、木墩、木桶、水缸等基本生活用品多数都是就地取材,由队员们自己动手制作的。第二间游击队员宿舍与第一间相比,多了一个木椽搭建的简易牢房,是用来关押土豪劣绅、土匪的地方。中宜游击队成立后,以小石崖为中心,逐步扩大范围,进行打富济贫,开展游击活动,没收周围豪绅地主的粮食、土地、财物,分给贫苦的农民。
在游击队灶房和红军伤员养伤休息处,灶房与当地百姓家中灶房的陈设相似,当年的伙食也很简单,游击队员们经常用野菜野果充饥。而红军伤员养伤处陈列着炮制中药的器皿、拐杖、担架等。革命先烈们在此宣传革命思想,传播革命火种,并为陕甘地区革命游击队伍拓展出了一块相对稳固的生存、发展空间的的斗争历程,让小石崖成为了红军游击队的“落脚点”、“小后方”。
最后一个石窟比较大,石窟正中间摆放着开会用的桌子,墙上悬挂着中宜游击队队旗,这里不止是游击队员宿舍,议事、岗哨等都在这里,在这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川道,是放哨的最佳位置。
中宜游击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、成长起来的一支工农革命武装力量,为巩固和发展中宜地区革命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陕甘边南区革命根据地苏区的形成发展、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追溯先烈之辉煌,瞻仰先烈之音容,承继先烈之精神。通过这里可以窥探到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奋斗历程,进一步加深对党史的认识与理解,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,要继承延安精神,发扬党的优良传统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引领红色旅游潮流,增强全民爱国情怀。
亲历往昔革命峥嵘岁月,体味今朝幸福别样精彩, 双龙镇小石崖欢迎您!